2023-03-28
1963年夏天,父母把我从山西忻州老家接回北京,到幼儿园的第一天,我学的第一首歌就是《学习雷锋好榜样》,我们一群五六岁的小朋友,席地围坐在一棵大树底下,在凉爽的花荫凉里,爱甩长辫子的李阿姨,手指打着拍子,在一句一句地教我们学唱:“学习雷锋好榜样,忠于革命忠于党,爱憎分明不忘本,立场坚定斗志强……”至今记忆犹新。
2023-03-20
春雨潇潇,杨柳依依,青山穆穆。
仲春时节,云雾笼罩中的杭州城,呈现出别样的宋韵之美,荡漾着历代先贤的忠义之风和浩然之气。
2023-03-16
拔地而起的泰山背后,越过一大片散落着一个个小山村的开阔地,又隆起重重山峦。就在遥对泰山的一道山岭半腰处的崖头上,卓然矗立着一棵高大的柿子树。
2023-03-09
立春过后,花从江南向北方一路开来了。北京的蜡梅开了,崇文门明城墙下千株梅花怒放的盛景,却要到三月份才能尽情欣赏。想到梅花,就想到了金农。像一株老梅的金农,有那样清寒奇峭的样貌,那样冷香古艳的心灵。
2023-02-28
大海边,沙滩上,风吹榕树沙沙响……车子开在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上,朝车窗外远望,透亮的阳光下,碧绿的海水翻涌奔流。
2023-02-20
“文房”一词,最早语出《梁书·江革传》,原指官府掌管文书之处,自唐以降,文人开始流行用“文房”代称书房。
在早期的星宿图里,古人将地上的空间与天上的星宿对应。每年十一月,北方七宿会出现在南方的天空中,第七宿叫壁星,对应着地上的书库。将人间的物和事投射到星空中去总结一套布局规律,是中华文化“天人合一”思想的一个实例。
2023-02-16
蜡梅花如时怒放了。
一朵朵金雕蜡铸般的黄色小花儿,缀在纤细疏散的灰褐色枝干上,花开半含,莹润半透,迎着风雪,溢着清香;以其特有的清姿丽质,装点着水瘦山寒、百花凋零的腊月。
2023-02-13
古今文人爱菊者,莫过于陶渊明和吴昌硕。前者以诗文吟菊,后者以丹青颂菊。菊花是吴昌硕笔下常见的题材,据说他的故乡芜园及其居住的厅堂外都植有菊花。吴昌硕之所以爱画菊,也许是对故乡的回忆,难忘浓浓的乡愁;抑或是托物言志,寄托一种情怀。
2023-02-10
从屈原到夏明翰,天地之间有一股浩然正气一直在宜昌的血脉中流淌。
2023-02-03
叶剑英元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、军事家、政治家,他的诗作往往关涉重大的革命题材,或抒写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,或缅怀令人敬仰的英雄先烈,或追忆革命时代的风云岁月,境界高远,笔法庄雅,诗风或劲健,或雄浑。作为一名才华横溢的诗人,叶剑英的部分诗歌主旨是庄严的,但语言是幽默的、风趣的,表现了叶剑英创作题材的丰富性与诗歌风格的多样性。
2023-01-25
《三事忠告》是元代政治家、文学家张养浩所著的《牧民忠告》《风宪忠告》和《庙堂忠告》的总称,是中国古代官箴书的代表。“牧民”在此指的是治理人民;“风宪”意为法律风纪;“庙堂”是古代帝王祭祀、议事的场所,用于代指朝廷。《三事忠告》也就是对地方官员、监察官员和中央官员由衷的劝告。
2023-01-13
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是古代边塞诗的要义。“一代诗雄”岑参以对梁陈时期写作经验的突破和超越,对边塞题材和领域的拓展,对刚劲奇伟诗风的淬炼和塑造,成为唐代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。